近日,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南方大豆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揭牌成立。将面向国家大豆供给安全重大需求,通过推动和实施“北豆南移”,打造大豆基础研究和产教融合的科教创新和人才培养高地,推进大豆全产业链集成创新与应用,提高我国大豆自给率。
何谓“北豆南移”?研究院院长、华农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应祥介绍,华南地区气候和土地条件适宜全年种植大豆,可通过设计广适应性的大豆新品种,开发多元化种植模式和配套技术,提高复种指数;同时,辐射同一纬度带的“一带一路”国家,拓展并建立海外育种和生产基地,实现大豆生产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研究院正是在团队多年来推进实施“北豆南移”的基础上建立,通过汇聚南方大豆研究优势资源,聚焦大豆的前沿基础研究、育种体系创新、栽培范式革新和产业化迭代等方向开展研究,主要瞄准大豆性状和环境适应性、生物育种、绿色高效发展和生物加工等领域,强化原创科技创新,推动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几代人的接力前行和不懈奋‘豆’,未来可以在华南和‘一带一路’地区实现新增大豆种植面积5000万亩以上、增产1000万吨,增值600亿元,同时节约氮肥40万吨,减少200万吨等量碳排放。”王应祥说。
据了解,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研究员杨维才,学术委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员刘耀光等作物学领域专家,荣誉院长为美国植物生物学家协会主席马红。
华农党委书记李凤亮表示,学校南方大豆团队历经30多年的不懈探索,成功培育了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大豆新品种,取得了可喜成就。“研究院将通过‘产业出题、研究院接题、创新共同体解题’模式,汇聚多学科、多领域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华农校长薛红卫表示,成立南方大豆创新研究院后,学校将打破“学院为界”“学科为域”壁垒,整合跨学科资源,从人、财、物等多个方面为研究院建设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帮助研究院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据介绍,华农南方大豆团队目前已审定新品种35个(国审22个),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44项;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500万亩,实现直接经济效益62.4亿元;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研发新产品9项,开发新技术10项,近五年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