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油学会 . 永红展业集团旗下展会

行业资讯

2023年一季度粮油市场回顾及后市预测

2023-05-23

一季度,新冠疫情以及乌克兰危机对全球粮油价格的影响逐步减弱,粮油价格总体下行;国内原粮价格稳中趋降,食用植物油价格降幅大;省内粮食调入量小幅增加,粮食库存足,成品粮油价格稳,饲料粮价格普降。展望后市,国际粮油市场形势对我国利用国际粮源有利,国内粮食生产稳定夯实粮食保供基础,省内早稻生产形势稳定,原粮价格延续偏弱走势。

一、一季度粮油市场回顾

(一)国际方面,主要粮食品种库存消费比处于安全线之上,粮油价格总体下行。

1.主要粮食品种库存保持稳定。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4月报告,2021/22年全球谷物产量28.12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小麦、粗粮(包括玉米)和大米产量均增产。由于粮食增产高于消费增长,全球谷物库存达8.5亿吨,期末库存消费比为30.5%,高于国际公认17%的安全线,比上年度末提高0.3个百分点,呈现相对宽松供应态势。小麦、大米等主要口粮品种库存消费比分别为34.46%和35.21%。全球大豆产量达3.6亿吨,2021/22年期末库存消费比为27.47%。

2.价格波动减弱,粮油价格总体下行。联合国粮农组织4月谷物、油脂价格指数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19.8%及1.3%。其中国际小麦价格创2021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大豆油、菜籽油及葵花籽油报价连续第五个月下跌。3月末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小麦、玉米和大豆价格比年初分别下降12.6%、2.9%和1.2%,比2022年以来的最高位下降41.4%、19%、13.8%。泰国、越南和巴基斯坦大米价格比年初分别上涨2.7%、2.2%和1.1%。

(二)国内市场方面,粮油价格总体下行,各粮油品种进口量和价格波动大。

1.原粮价格稳中趋降,食用植物油价格降幅大。一是稻谷价格小幅上涨,玉米和小麦价格下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3月末国内主产区早籼稻、中晚籼稻、小麦、玉米等批发价格分别比年初上涨0.6%、上涨0.57%、下降2.5%和下降1.5%。二是食用植物油及豆粕价格波动较大。3月末国内菜籽油、棕榈油、大豆油、豆粕等批发价格分别比年初下降31.7%、下降3.27%、上涨0.85%和下降12.4%。

2.进口量“粮稳油增”,进口均价“粮升油降”。一是粮食进口量小幅增长,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大增。一季度,全国进口粮食3873万吨,同比增长4.7%。进口食用植物油267万吨,同比增长114%。各品种进口增速差异较大,其中小麦、大米和高粱进口量分别增长42.6%、下降39.4%和下降80.2%,大豆进口量增长13.5%,棕榈油进口量增长282%。二是进口均价“粮升油降”。一季度粮食进口均价同比上涨20.8%,食用植物油进口均价同比下降11.1%。各粮食品种进口均价涨幅介于10—35%之间,棕榈油进口均价较上年同期回落14.5%,拉动食用植物油进口价格较上年下降。

(三)省内市场方面,粮食调入量小幅增加,粮食库存足,成品粮油价格稳,饲料粮价格普降。

1.粮食调入量小幅增加,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大增。一季度我局监测的主要港口来粮(含外省来粮及进口)同比增长1.4%。其中,从外省调入粮食同比增长2%。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数据显示,经我省口岸进口粮食同比增长1.2%,植物油进口量是去年同期的8倍。进口粮食以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主,三者占总进口量近9成。

主要粮油品种进口情况:小麦212.9万吨,同比下降4.8%;稻米67.1万吨,降43.6%;玉米331.5万吨,增72.1%;大麦30.7万吨,降45.7%;高粱13.6万吨,降91.9%;大豆301.3万吨,增63.8%;棕榈油37.7万吨,增长超20倍。

2.地方储备和商品库存充足,饲料用粮需求增速放缓。3月末,全省地方储备粮库存比年初下降0.41%,地方储备油库存比年初增长2.3%,但均仍处于近年高位。企业商品粮库存比年初下降0.57%。

一季度,全省饲料产量同比增长约0.55%,主要由于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养殖企业规模扩张放缓,玉米及豆粕等饲料用粮需求受到抑制。

3.成品粮油价格平稳,饲料用粮价格普降。一是成品粮油价格平稳。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发布的粮食和食用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显示,1月分别环比下降0.4%和0.9%,2月分别环比上涨0.1%和0.2%,3月分别环比下降0.5%和上涨0.3%。3月末,我局监测的籼米、小麦粉零售价格与年初持平,大豆油、大豆油和调和油零售价格分别比年初上涨0.5%、下降0.49%和上涨0.85%。二是饲料用粮价格普降。3月末,我局监测的玉米进厂价比年初下降2.29%,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珠三角地区豆粕出厂价比年初下降14.8%。今年来猪价低迷,猪粮比价处于低位,饲料粮的需求增速放缓,市场炒作降温。

二、后市预测

(一)全球粮食产量和贸易量预计小幅下降。

国际局势的变化影响国际粮食贸易和价格,进而波及粮食消费,并延伸至粮食种植端。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的供应链瓶颈正在逐步缓解,对全球能源和粮食供应冲击极大减弱,全球粮食生产以及贸易发生变化,主要体现为产量和贸易量随市场需求出现调整。

粮食产量方面,联合国粮农组织4月预测,2022/23年度全球谷物产量27.77亿吨,同比下降1.2%,其中小麦、粗粮和大米产量分别为7.97亿吨、14.64亿吨、5.1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2.4%、下降3%、下降1.6%。美国农业部4月预测2022/23年全球大豆产量3.7亿吨,同比增长2.74%。粮食贸易方面,预计2022/23年度全球谷物贸易量4.72亿吨,同比下降2.7%。其中全球小麦贸易量1.99亿吨,同比增长1.9%,主要是俄罗斯小麦在有竞争力的价格支撑下,出口强劲,销量高于预期;粗粮贸易量2.17亿吨,同比下降6.1%,其中全球高粱贸易量大幅收缩,美国产高粱贸易进一步放缓。美国农业部预测2022/23年度世界大豆贸易量1.68亿吨,同比增长9.08%。

(二)国内稳粮食生产信号夯实保供基础,粮油市场形势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粮源。

从国内生产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要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一是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稳定口粮生产。综合考虑粮食的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确定202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是每斤1.17元,早籼稻1.26元,均比上年提高2分钱;中晚籼稻1.29元,与上年持平。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已连续三年提高,早籼稻连续四年提高。二是国家推出稳定2023年大豆生产一揽子支持政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国家明确2023年大豆生产目标,并纳入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此外,今年以来,化肥等农资较去年高位回落,也有利于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种粮收益。国内粮食产量有保障,品种结构更趋于优化。

从粮食进口看,粮食价格、物流等均对我国利用国际粮源有利。一是随着新冠疫情缓和,疫情对粮食流通的约束减弱,有利于国际粮食补充国内市场。二是欧美主要经济体通胀下降,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降。从具体品种看,今年以来,国际大米价格相对坚挺,国际国内大米价差缩小,一季度全国大米进口量下降,预计后市将延续下降走势。一季度小麦、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量有所下降,后续进口量将与国内养殖业对饲料用粮需求走向有关;国内对进口大豆的需求具有刚性,进口量将有所恢复。受棕榈油价格下降因素的刺激,一季度食用植物油进口在经历上年低迷期后恢复性增长,预计后市将延续一季度态势。

(三)省内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原粮价格走势趋弱。

1.省内粮食生产和省外粮食调入存诸多有利因素。省内生产方面,据有关部门数据,2023年,我省早稻意向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0.5%。3月以来,全省气象条件总体良好。预计在后期气象条件稳定的前提下,我省早稻产量不低于上年水平。粮食调入方面,当前粮食价格波动减弱并趋于下行、粮食物流畅通、国际物流运价处于低位等因素均有利于国外和国内主产区粮食充实我省粮食库存。

2.原粮价格走势趋弱。一是稻谷价格保持稳定。近年来,国家政策性稻谷拍卖成交率持续处于个位数的较低水平,反映稻谷市场流通量充足,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较少。加之稻谷国产化水平较高,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小,均有利于后续走势的稳定。二是小麦和玉米价格仍有下行空间。饲用消费方面,受小麦替代玉米的影响,二者价格联动性增强。今年以来,国际小麦和玉米价格持续回落,国家政策性小麦成交率和成交价格均有所下降,小麦的市场热度降低。后续价格走势有赖于养殖业饲用需求的走向以及国际市场形势,预计仍有下行空间。三是大豆价格稳中下行。一方面是全球大豆增产,供应增加,有利于降低价格上涨预期。另一方面,养殖业低迷态势预计仍将持续,难以提振豆粕需求,对大豆价格有一定抑制作用。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

  • 时间:2025年4月11-13日
  • 地点:中国·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 今天距"粮油会展发展网【官方网站】第十五届IGPE中国粮油展【官网】粮油展【官网】粮油精品展【官网】大米及装备展【官网】面粉及装备展【官网】杂粮精品展【官网】"开幕还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