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哈尔滨市粮食系统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工作落实年”活动,聚焦提升粮油保供稳市能力,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细化目标任务,多措并举持续提升我市粮油保供稳市保障能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健全完善应急工作制度。根据市委、市政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组织修订形成《哈尔滨市粮食应急预案》。新修订的预案量化了应急事件并进行分级,根据粮油市场波动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我市粮食应急事件共分为三级,相应的预警发布及应急响应也分为三个级别,即三级(蓝色)、二级(黄色)、一级(红色),并规定了应急启动标准。细化了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程序,包括加强市场监测、加强市场监管、启动应急供应系统、组织筹措粮源、正确发布信息、组织市场化保供、投放省、市级储备粮、统一征用、供应措施、统一应急指挥等具体措施步骤等,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保障了全市粮食应急工作有规可依。市粮食局及时启动对主城区和重点县(市)成品粮油库存监测、巡查和报告,密切跟踪粮油市场行情变化,及时掌握粮油市场供应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市场异常波动等苗头性问题,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优化粮食应急企业布局结构。目前,我市粮食应急保障网点694个,其中:供应网点502个;加工网点102个;配送网点17个;储运网点67个,应急保障中心6个,覆盖全市九区九县。市本级应急保障网点261个,其中:应急供应网点248个,应急加工网点9个,应急配送网点1个,应急储运网点2个,应急保障中心1个,覆盖六个主城区。市区应急保障网点均与市粮食局签订了《粮食应急保障委托协议书》,明确了责任义务,694家应急保障企业全部录入国家应急保障系统,并按季度对粮食应急保障网点信息进行维护。
市粮食局对原有粮食应急保障网点分布图进行修订,实现挂图督战。目前,已制定哈尔滨市主城区粮食应急供应企业示意图1张,哈尔滨市三区、九县(市)粮食应急供应企业示意图1张,哈尔滨市粮食应急加工与配送企业示意图1张,哈尔滨市粮食应急储运与保障中心企业示意图1张。
组建哈尔滨市粮食应急调度指挥中心。按照国家应急工作总体部署,组建哈尔滨市粮食应急调度指挥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是统筹调度粮食应急加工、储运、配送、供应网络的重要抓手。调度指挥中心将实现我市应急响应更加高效,风险防控更加精准,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的阶段性目标。一是建立联系网络。市粮食局组织各区、县(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市级应急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具体负责人依托好信云会议系统建立无线联系网络,在应急情况下承担应急指挥调度任务。二是明确功能定位。中心是哈尔滨市粮食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应急资源管理平台,在应急状态下,实现各区、县(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市辖区粮食应急保障网点粮油统一安排和调度、实时上传信息和下达应急指令、多级组织协同联动。在日常状态下,作为应急培训和演练、信息互通网络平台发挥作用。三是设定专人负责。中心在《哈尔滨市粮食应急预案》框架内发挥作用。市粮食应急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确定市粮食局调控处负责中心建设和开展相关工作,各区、县(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市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要设定专人与调控处对接,加强沟通协调,确保粮食应急状态下各环节有序衔接,协同联动。四是实行动态管理。中心根据国家应急保障系统中应急企业数量和分布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全市市级应急保障网点应全部加入中心,其中:市本级应急供应网点由企业总部加入,下属各企业(门店)应急供应网点由总部组织应急调度。其他应急企业应按照地域加入县级应急指挥中心。加入应急中心企业将结合应急企业年审动态调整。
四是开展市本级应急保障企业培训。7月,市粮食局开展了2023年市级应急保障工作视频培训。各区、县(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市级储备粮承储企业、市本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联合体组成企业、市区重点连锁超市等市级应急保障企业负责人员60余人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将我市粮食应急调度指挥中心演练作为重要内容,在全员参与的情况下,完成了运行测试,取得了预期效果。同时,参会同志集中学习了《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等4项方案、《哈尔滨市粮食应急预案》重点内容和国家粮食应急保障信息系统操作。
通过培训,增强了市级粮食应急网点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提高了各成员单位应对突发粮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工作效率,强化了我市粮食应急加工、储运、配送、供应网络统筹调度,进一步完善了全市粮食应急响应更加高效,风险防控更加精准,应急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的应急体系。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