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12月6日起,新华每日电讯与内蒙古日报社联动开设“亮丽北疆·高质量发展纪行”专栏,全媒体聚焦内蒙古抓住《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出台的历史机遇,以万马奔腾的气势向着闯新路、进中游的目标奋勇前行,努力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的铿锵步伐,以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奋进新征程,全方位展示内蒙古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全速奔跑的生动实践。
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传来好消息,内蒙古粮食已经完成秋收,从各地收获情况看,全区粮食种植面积和单产实现“双增”,2023年丰收已成定局。
内蒙古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8个粮食规模调出省区之一,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粮食调往区外、供应全国。截至2022年,内蒙古粮食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2022年创新高达到780亿斤,总产量居全国第六位。2023年,内蒙古粮食生产即将迎来“二十连丰”。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内蒙古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再次强调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念兹在兹、殷殷嘱托。
自治区党委、政府牢记嘱托,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农牧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各项工作,从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兴农兴牧、粮食增产稳产等多方面一一细化落实,将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粮食安全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带领全区人民担起北疆“粮仓”之责,埋头苦干共同奋斗,筑牢了北疆“粮仓”的丰收底气,让“中国碗”里的“塞外粮”分量更重成色更足。
(一)藏粮于技,科技赋能高产优产
10月10日,在通辽市开鲁县建华镇六合村的全国玉米绿色高产高效行动万亩片,测产组专家兴奋地宣布:平均亩产1096.54公斤!比去年的最高纪录增加近9公斤,刷新东北春玉米区万亩大面积单产纪录。
同一日,开鲁县开鲁镇小城子村玉米千亩示范区的测产结果显示,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246.65公斤,也刷新了东北春玉米区千亩方单产纪录。
不只是玉米单产屡创新高,今年内蒙古粮食单产捷报频传。玉米、大豆、小麦、水稻、马铃薯、油菜、向日葵等7种主要粮油作物先后超越去年最高单产,创造新的高产纪录。
“对比去年,我区主要粮食作物都有新的突破,十分不容易。”自治区农牧厅二级巡视员刘永明说,单产纪录一次又一次刷新,不仅源于光热、土壤等“天时地利”条件,更得益于内蒙古不断完善升级农业生产技术,持续向土地要产量、向科技要效益。
自治区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强调“要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在大面积提高单产上,不断增强保障粮食安全能力。”
今年是我国启动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第一年。提单产,藏粮于技是关键。
内蒙古持续压实党政同责,全力推进藏粮于技,组织全区推进“建良田、育良种、推良技、配良机、实良制”提单产措施,建成545万亩单产提升示范区,总结了11种作物27种单产提升模式,带动全区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
藏粮于技推动高产优产,一粒良种是关键中的关键。
育良种,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内蒙古不断发力:着力开展11个育种联合攻关和13项“揭榜挂帅”工程,启动实施科技兴农兴牧三年行动,成功创建8个农牧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年,22项重大引领性技术、4个主导品种、5项主推技术被纳入国家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有了好种子,如何更快推广到农民手中,播种到田垄之间。从去年开始,内蒙古建设了“看禾选种”平台。农民能在“看禾选种”平台示范田里分别看到不同品种作物的生长和收获情况,直观地看到哪些品种在哪类田里长得好收得多。
“眼见为实”的“看禾选种”平台,让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镇山嘴子村种植大户张生“年年种地,年年选种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他说,“市场上流通的玉米品种越来越多,我们种地经常心里没底,不知道哪个品种好,哪个品种适合我们这边的气候和土壤。有了‘看禾选种’平台,选种子容易多了。”
“‘看禾选种’平台一方面帮助农民选用良种减少试种风险,另一方面使企业培育的优良品种能够尽快推广开来。”刘永明说。
今年,内蒙古继续建设了60个高产、优质、绿色“看禾选种”平台,进一步完善品种展示评价体系,扩大品种展示示范规模,有效推动新一轮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进一步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从抓紧培育优良品种到提高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再到良田良技良种与农机相适应匹配,内蒙古不断在藏粮于技上找出路、谋发展,让科技赋能作物高产优产。
(二)藏粮于地,沃野良田保障丰产稳产
保障粮食安全,最关键的一个是种子,另一个就是耕地。
2023年3月22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巴彦淖尔市调研乌拉特前旗新安镇树林子村高标准农田科技示范区黄河水澄清滴灌项目。在树林子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当了解到当地通过实施黄河水澄清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取得多重效果时,孙绍骋高兴地说,实施这一项目收获了清除泥沙、节约用水、中和盐碱的综合效益,一举多得,有关方面要认真研究、总结此类做法,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把“盆景”变成“森林”。
“盆景”变“森林”,内蒙古一直在努力。目前,内蒙古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989万亩,这些高标准农田支撑起全区2/3以上粮食产能,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38%。高标准农田建成项目区平均增地1.5%,亩均增粮100公斤。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迎丰村村民尚奋平种了150多亩地,过去都是粗放型管理。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实行井黄双灌,既省工又省水省肥,大大降低了土地投入成本,亩均增产15%左右。
“4月份完工的高标准农田让我家今年大丰收了,整治过的土地规整连片,水肥一体化技术让浇地从‘人工约摸’变成了‘精准灌溉’,省水省钱还增产。”尚奋平说。
高标准农田“地平整、土肥沃、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与现代农业生产条件相适应,有利于推动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是内蒙古久久为功的目标。
内蒙古各地因地制宜总结、探索出机制创新类、高效节水类、旱作农业类、土地改良类、建后管护类、智慧农业类、建成经营类7大类富有区域特色的高标准农田典型做法,为解决高标准农田如何建、谁来建以及建成之后如何管护等问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关键一环;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也是重要的发力点之一。
秋收之后,呼伦贝尔农垦的黑土地上还是一派繁忙景象。一台台大型机械在田间来回穿梭,伴着机器轰鸣声,作物秸秆被粉碎、抛洒,变成黑土地的“营养餐”。这也是呼伦贝尔农垦进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步骤。
呼伦贝尔农垦以免耕和秸秆还田为重点,结合耕作方式、技术措施等将秸秆科学还田。同时,不断探索将免耕播种技术同深松整地、秸秆抛洒、生物有机肥施用技术有机结合,形成完整成熟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既实现了黑土地可持续利用,又保证了粮食稳产增产。
针对东北黑土耕地出现“薄、瘦、硬”等问题,内蒙古坚持多元投入、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推广保护性耕作,通过分类施策、分区治理,持续改善内蒙古东北黑土耕地质量,遏制东北黑土耕地土壤退化,促进黑土耕地资源持续利用,让好地多产粮、产好粮。
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也是内蒙古深入挖掘耕地潜能的重要途径。
今年,内蒙古被纳入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范围,资金、技术、机制等方面的国家支持将有利于内蒙古集中连片推进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和现有耕地改造提升,挖掘新增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提升现有耕地质量和效益。
告别“白茫茫”,迎来“绿油油”。内蒙古按照“优种适土、改土利种”的思路,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在河套、土默川、西辽河三大灌区推广9项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让荒芜的盐碱地变成希望的田野。
2020年至2022年,内蒙古连续3年在三大灌区的6个旗县开展盐碱化耕地改良试点12.2万亩。通过3年试点,耕地土壤pH值降低0.21-0.4个单位,全盐含量降低0.20-0.38个百分点,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5.0%-9.5%,粮食增产率25%左右。
“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我们通过一系列扎实有力的政策举措,推动耕地质量建设取得成效。目前,全区耕地质量达到5.6等,较2019年提高0.25等,耕地质量实现稳步提升。”自治区农牧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林利龙说。
作为国家耕地保有量任务过亿亩的5个省区之一,内蒙古把每一寸土地都用在“刀刃”上,让更多农田变“良田”,已形成保护更加有力、执行更加顺畅、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三)藏粮于链,产业融合推动强农富农
秋收结束,兴安盟突泉县的212万亩玉米已经收获完毕。
突泉镇东合村村民孙立秋忙碌了一整个秋季,满心喜悦,“我种了100多亩玉米,每亩地能产1200斤。今年玉米长得好,现在玉米还能深加工,我们增收不少。”
收获的玉米,很快就进入了下一站。位于九龙乡的内蒙古九龙新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一根根鲜食玉米经过脱皮、沥水、蒸煮等多道工序,将走向餐桌。
这条延长的玉米链,让玉米就地加工全株深度转化增值,农户每亩玉米收入达到1500元。产业不断增值,种粮有赚头,农民才能安心种粮。
“90后”焦德保是新一代农民,2020年大学毕业后回到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繁荣村,子承父业,跟着父亲学起种地。
焦德保说:“今年大豆生产补贴又提高了,粮食产业链也越来越长,收入一年比一年好。”
财政的真金白银投向农业生产,让更多农民种粮底气十足。今年,内蒙古一如既往地加大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国家和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保障粮食安全资金217.9亿元,生产者补贴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普惠性补贴达到159.6亿元,同比增加9亿元。同时,支持产业链发展的政策也在持续增强,今年内蒙古围绕“土特产”产业发展,重点支持饲草料加工、杂粮杂豆生产加工、设施果蔬发展等161个项目,大力发展稻壳米糠、果蔬皮渣、皮毛骨血等副产物精深加工,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带动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
在今年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上,乌兰察布7个马铃薯产业发展重点旗县区和18家马铃薯企业“组团”亮相,薯条、马铃薯醋、马铃薯酱油以及现场制作的土豆泥、酸辣粉、马铃薯馒头等70余种马铃薯产品吸引了大批采购商纷纷驻足品尝和选购。
从良种繁育、品种选用种植到有效布局马铃薯加工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在打造“中国薯都”的历程中,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在政策助力下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乌兰察布马铃薯播种面积达到144万亩,全市马铃薯种薯企业16家,加工企业34家。据测算,该市马铃薯全产业链年产值80亿元以上。
不只是马铃薯产业链越来越长,内蒙古聚焦奶业、玉米、肉牛、肉羊等7大农牧业重点产业链,以链式思维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牧业发展质效。
今年以来,内蒙古新认定自治区龙头企业149家,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770家。新创建3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园和8个产业强镇,创建数量居全国第一。通过推动农牧业延链、补链、强链,内蒙古“抓二连三带一”,补上研发、加工、品牌等环节短板,推动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带动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增效。
作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增加乳肉粮供给”是履行保大局政治责任的重要一项,“做大做强农牧业”是推动经济总量迈向全国中游的重要一条,“提升农牧业经营水平”是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一招。
“链”上攻坚,内蒙古以更坚韧的定力、更有力的行动推动农牧业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拓展。
“二十连丰”,北疆内蒙古有底气。底气在每一粒良种里,在万顷农田中,在延绵不断的产业链条上,更在人们辛勤耕耘接续奋斗的努力和实干中。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链,内蒙古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全力探索丰产优产“粮方”,担起全力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如山责任,稳住北疆“粮仓”压舱石,以持续不断的努力,让“中国碗”里装入更多“塞外粮”。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