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泗洪县位于洪泽湖西岸、淮河中下游,四季分明,雨量集中,光温资源丰富,既是全国农业生态环境示范县,同时也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水稻常年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以上。这里地处我省中粳偏迟熟品种栽培北移的边缘地区,水稻生长前期积温偏低,营养生长期相对延长,生长后期9、10月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十分有利于优质稻米培育,盛产的大米以香、甜、软、糯著称。
自古以来,泗洪就是优质大米产地。泗洪水稻田遗址距今约8300年;在清朝,泗洪境内出产的大米品质好、香味浓,素有“上塘贡米”之称。2010年3月25日,农业部批准“泗洪大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自2022年6月省委驻泗洪县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抵达泗洪以来,来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的项大健担任魏营镇刘营社区第一书记。他发现当地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党员常住人数少,且村中没有规上企业,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为改变这一现状,项大健积极推介泗洪土特产,发掘当地资源,响应“西南岗片区整体帮促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与后方单位对接,引导农业生产者按城市需求生产。项大健深知,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找到一种方式将泗洪的优质农产品与城市消费者有效连接起来。他利用泗洪县举办的农民丰收节、稻米文化节、京东农特产购物节等机会,向外界宣传泗洪的土特产,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他还积极与后方单位沟通,通过发函等方式推动魏营当地政府、合作社与后方单位对接,建立起一座农业生产者与城市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化桥梁。通过他的牵线搭桥,泗洪的特色农产品成功打入城市市场,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这不仅为泗洪县的农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在项大健的带领下,魏营镇刘营社区的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同年8月,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党委书记郭际航在接到泗洪县乡村振兴工作一线队员的报告后,亲自带队前往魏营镇,对该镇的乡村振兴举措进行了深入调研。此次调研得到了省委驻泗洪县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队长童春纲的实地陪同,共同考察了魏营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建议,了解了魏营镇在农业发展、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
在十四所党委支持下,十四所党办、工会、团委和三产中心、物资采购等相关部门先后带队赴泗洪调研、洽谈、对接。魏营镇农村工作局负责人张伟和刘营社区“两委”干部等在项大健带领下先后多次赴南京洽谈农产品进驻后方单位超市事宜。面对泗洪农产品质优价廉、销路不畅的现状,十四所相关负责同志决定将泗洪农产品引进内部员工超市,刘营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因此顺利成为泗洪农产品进入十四所的经营主体,来自泗洪乡间土特产走上十四所广大职工餐桌的大门从此打开。
据了解,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位于南京市,新区占地近2000亩,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是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作为国家国防电子信息行业的骨干研究所,在电子信息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服务的一体化业务中具有领先的核心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先后在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中承担关键任务。作为“五方挂钩”成员单位,十四所一直重视乡村振兴工作。自1988年以来,除了直接投入资金支持外,先后派出27名队员赴泗洪开展工作,覆盖魏营镇、上塘镇、车门乡等多个乡镇,为泗洪县西南岗片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了力量。
从深海游弋的“中华神盾”到翱翔蓝天的“空警—2000”,从防空、防导到战略预警,从低空补盲到自然灾害监测等尖端科技,都离不开十四所在雷达研制方面的努力,让神话故事里的“千里眼”变成现实。数千名科研工作者奋战在雷达的设计、生产、联试、试验等各条战线上;平日里繁重的脑力劳动任务,需要在日常的一日三餐中补充营养。经有关检测显示,“泗洪大米”,胶稠度≥70mm;直链淀粉含量在11%—15%,蛋白含量5%—7%;水分低于14.5%,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泗洪大米”外观整齐,色泽透明,蒸煮有清香味,米饭软硬适中有光泽,咀嚼香甜,口感柔韧,米粥黏稠,入口爽滑。大米含有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铜元素、维生素B族等,能快速提供身体能量。
食泗洪大米,造雷达“千里眼”。截至目前,刘营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供给十四所大米出货量已经达到40吨以上。泗洪大米,正在为我国的国防科技现代化建设提供力量之源。下一步,魏营镇将以土地集中流转为契机,以豆冲、刘营等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优质稻米规模化、基地连片建设。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泗洪稻米产地变身万顷良田;藏粮于技,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让泗洪稻米“如虎添翼”。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