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食品报网(叶青) 记者从四川省粮食局获悉,近日,四川省粮食局召开全省粮食流通及转化用粮领军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来自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粮(成都)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益海嘉里(成都)粮食工业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成都特驱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30家省内著名粮食转化、粮油食品、粮油贸易、电子商务及“走出去”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会议。
四川省粮食局负责人从“精准领会中央及省上重要会议精神、精准把握粮食流通工作面临的形势、精准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思路、精准施策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大发展”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讲解。同时,对各级粮食部门及各类粮食企业提出要求。
以“大粮食”的胸怀夯实“大发展”的基础。树立“大粮食”观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革新。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从“重国有轻民营、重收储轻加工、重监管轻服务”的传统观念中走出来,主动服务于粮食产业经济主战场、服务于粮食企业大舞台,不仅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更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革命。实现“大粮食”就必须营造公平的政务环境、公正的执法环境,逐步建立在地方储备粮油、省级财政专项上国有与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支持体系;
以“大创新”的气度释放“大发展”的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粮食产业要实现大发展,就要创新发展理念,释放发展活力,提高发展质量。固守计划经济时期的老观念、旧体制,就只能影响、制约、羁绊粮食行业的发展,创新依然是开拓我省粮食流通工作新局面的立业之本。立足全省粮食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就必须不断推进粮食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就必须让创新贯穿于粮食流通工作全过程;
以“大协调”的思维积蓄“大发展”的动能。协调是粮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大协调才能促进大协作、只有大协作才能促进大发展,大协调就必须克服“窝里斗”、“同行相嫉”的传统陋习,形成“抱团出海”协作发展的局面,形成“多级支撑”平衡发展的结构,处理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上下游之间的价值关系、利益关系、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省局将在省级层面搭建更多交流互动、产业协作、技术开发、出国考察平台,为行业振兴、产业发展、人才聚集、技术进步、国外兴业积蓄新动能。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