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平县郁郁葱葱的油茶林中,一项总投资141万元的山茶油高效冷榨与精深加工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正悄然改变着这个传统产业的发展轨迹。这笔来自2025年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的资金,其中科技专项经费48万元,将为当地山茶油产业带来技术革新。
项目实施由贵州省多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和贵州鑫安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两家企业分别获得38万元和1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项目以公司发明专利“一种山茶油制备方法”进行成果转化,重点解决现有工艺条件下茶油加工生产效率低、冷榨法茶油获得率不高等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据了解,新引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与茶仁选色设备,将用于开展山茶油二次冷榨技术与装备研发应用,以及山茶油精深加工技术集成及应用。冷榨技术作为一种在低于60℃环境下进行加工的生产工艺,能最大程度保留油中的维生素E、甾醇、γ-亚麻酸等有益成分,避免传统热榨法导致的有害物质产生。
“在新技术支持下,通过土壤改良、绿色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我们的亩产从原来的300多斤跃升到了1500多斤,今年这1200亩油茶预计能创收200多万元。”黎平县中潮镇二望坡的千亩油茶基地里,油茶种植大户张乐贤说,基地常年带动20多人稳定就业,人均年收入达4万多元;采摘旺季时每天能吸纳100多人务工,单是采茶、剥茶籽就能为周边农户每户增收3000多元。
这个项目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全产业链的完善。项目将建设油茶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开展系统性的技术培训,推动油茶加工技术在全县范围的推广应用。与此同时,黎平县现有的4家油茶规上企业和89家加工作坊也将从中受益,学习先进的加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实施还将推动油茶余料的综合利用,开发茶麸、茶皂素、有机肥、日化用品等衍生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这些举措将有力推动“黔金果山茶油”“贵香源山茶油”等本土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助力黎平山茶油获得更多市场认可。
随着科技资金的注入,黎平山茶油产业正迎来从“扩面提产”向“提质增效”的关键转变。这片古老的油茶林在科技赋能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让当地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