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加工企业要多措并举谋发展
自2011年11月下旬以来,我国大米市场价格持续下降,“稻强米弱”的局面致使大米加工企业生存艰难。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市场大米冲击国内市场的格局下,大米加工企业如何突破重围,在粮食市场的新格局中稳坐钓鱼船?笔者建议,要多错并举谋发展。
保持价格适度、数量可靠的粮源,是大米加工企业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在我国进入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大米加工企业要深入研究新形势、新特点、新路径。
传统的大米加工企业获取生产原料,基本上是购买农民生产的商品稻谷。农民什么样的商品稻谷,就购买什么样的商品。企业生产原料受制于农民,处于被动的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跳出传统经济的生产方式,适应市场、引到市场、激活市场。
要主动出击,运用合作经营适应市场
实现生产与流通的有效对接,合作经营是非常好的现实途径。从各地实践来看,大米加工企业与粮食生产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值得借鉴、推广。
占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广大农民,大多数从事种植业。以家庭为主的经营方式,是目前我国农村生产经营的主要方式。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广大农民虽然在科技水平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中,仍然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大米加工企业在历经市场经济的洗礼后,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深有了解,但是总在为购进的原料不适销对路而苦恼。解决生产与市场的有效衔接,就要开展合作经营。大米加工企业要与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种粮大户,或者家庭农场、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体。一方面,大米加工企业要与他们签订长期的生产协议。产前及时提供市场需求信息,指导农民种植;产中联合农业、农机、农技等部门对粮食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产后按照协议,及时收购农民生产的粮食。对于大型的大米加工企业,还可以尝试股份制的方式,农民以耕地入股、合作社、大米加工企业以资产入股,组建股份制公司,形成产购销、贸工农一体化的运作体系。
要未雨绸缪,运用特色经营引导市场
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购买什么的产品经济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市场经济时代,商品营销的显著特征,是品牌的导向性、质量的可靠性、服务的及时性。针对这些新特点,大米加工企业要调整营销策略。
创品牌,吸引消费者。品牌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主要参照物。一个企业能否取得成功,品牌至关重要。相同的商品,由于品牌的不同,在市场上的价格大相径庭,差价在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上。因此,大米加工企业要特别注意企业品牌的塑造。要通过原料的优质化,设备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宣传的个性化等手段,提升市场的占有率,消费者的认可度,创造著名品牌、驰名品牌,成为国内乃至世界品牌。
攻质量,稳定消费者。商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稳定、可靠质量的商品,才能够在市场上立足于不败之地。作为大宗商品的生产,大米加工企业要始终把不断提高、稳定产品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一套科学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灵敏的消费者质量反馈体系,及时的生产、服务改进体系,确保生产商品的质量持之以恒。
抓服务,扩大消费者群体。企业要发展,市场必须要扩大。只有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才能够茁壮成长。在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企业商品的售后服务尤为重要。市场经济有一个基本的1:13法则:就是一个消费者后面,有13个消费者。只要一个消费者认同某一个商品,后面就有13位消费者跟进。因此,大米加工企业要高度重视产品的售后服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运用多种方式,积极、主动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优质服务,不断扩大消费者群体。
要舍得投入,运用科技激活市场
大米,作为人民的主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单纯的大米加工,技术含量不高,经济效益也不大。要获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大米加工企业就要舍得投入,运用高新科技来激活市场。
通过技术更新,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为大米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更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只要企业舍得投入,广泛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就能够不断研发新的大米加工技术,更新加工设备,生产出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高质量的产品。
通过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求新、求营养、求方便,是当今时代人们对食品消费的新需求。大米加工企业要适应人们新的消费特点,不断研发出符合广大消费者需要的功能大米、特色大米、食用方便的大米,提高市场占有率。
通过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稻谷不仅仅能够生产大米,而且还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只要企业舍得投入,就能够充分利用谷壳生产纤维板材、谷壳发电、生产优质钢材保鲜剂、活性炭等产品;加工大米后的米糠,是生产稻米油的优质原料,米糠粕可以生产种类众多的化工产品。只要充分利用,大米加工的副产品价值,远远超过主产品。不仅为大米加工企业创造可观的利润,也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不仅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还可以通过产品附加值的提高而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生产原料价格上涨和国外低价大米的冲击下,仍然有实力支撑,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永红国际展览(搜索"永红国际展览"公众号关注)注: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